雷山县保护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发展特色经济观察

经济观察 | 2018-04-11 12:02:29 |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去年,雷山被取消GDP考核后,面对全省、全州经济发展增比进位的重大压力,如何让大地遍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文化展露生机,让百姓钱袋鼓起来?雷山作出了自己的抉择。

  近年来,雷山大力实施“环境立、旅游强县”战略,全力打造“全国旅游名县”、“贵州茶叶大县”两张名片,树立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的理念,走出一条坚守生态与发展两条底线符合自身的发展之路。

  坚守两条底线,“绿起来”撬动“富起来”

  “养了80头生态黑毛猪,一年利润达八万元,比过去做木材生意强10多倍!”46岁的雷山县方祥乡雀鸟村村民杨兴华偷着乐。

  杨兴华原是方祥乡雀鸟村一带有名的木材生意老板,一年到头辛辛苦苦,能赚上8000多元,除生产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几。2011年,杨兴华开始转业发展传统的黑毛猪,现在发展到存栏80头的养猪场。

  这只是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辖区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惠及群众的一个缩影。

  据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岑应辉介绍说,雷公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工作从2009年开始,至2014年,已成功兑现2300余万元,受益农户6000余户。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不仅惠及了雷公山腹地的农民,而且提高了农民的护林意识,转变了农民发展观念。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今年全村户均茶叶收入1万元左右,将占人均纯收入的三分之二以上。”望丰乡乌江村委会主任李世达高兴地说。

  183户的乌江村,在种茶前,村里的青壮年几乎外出务工,近年来,在李世达的带领下,151户种上茶叶,现该村种有绿茶基地3600亩。

  西江千户苗寨,沉淀着两千年的文化,魏晋歌舞、唐宋服饰、明清建筑的遗风在这里依稀可见,被誉为“中国最美村庄”。西江因旅游开发,转身变成4A级景区,古朴浓郁的苗族文化被挖掘,文化价值得到显露。

  去年,西江苗寨接待游客272.56万人次,同比增长41.2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36亿元,同比增长42.36%。通过旅游业的带动,西江景区内个体工商户由2007年的65户增加到现在的523户,增长了8倍。农家乐由最初的10余家发展到现在152家。参与到旅游相关行业的达到1030户,占西江千户苗寨1385户的70%以上。

  雷山是一个生态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县。但是,前几年有近一半的财政收入是靠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来支撑。该县痛下决心,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企业,转向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去年,该县共接待游客478.5万人,同比增长23.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7.6亿元,同比增长28.4%。

  依托旅游发展,围绕旅游业抓农业、围绕旅游业抓特色轻工业、围绕旅游业抓服务业,该县积极鼓励和大力扶持当地农民发展茶叶、天麻、蔬菜、黑毛猪、林下鸡、杨梅、葡萄、折耳根、金花椒等绿色经济,从事这些产业的农民就达6万人,年创下的产值10多亿元。

  保护开发非遗,“民族文化”变成“香饽饽”

  保护好老房子,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这让西江镇西江千户苗寨71岁的侯昌兴做梦都没想到的美事。

  3月初,侯昌兴高高兴兴地从西江景区管理局领得2014年1.6万元的民族文化保护奖励,成为了该寨保护文物的“头号功臣”。

  在西江苗寨,很多村民像侯昌兴一样,把古老的房子当成“摇钱树”,“要我保护”转变到“我要保护”。

  六年来,西江村1380多户人家共获得奖励4400多万元,户均3.2万元。

  雷山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开发、传承发展”的原则,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积极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酒店“四进”活动。实施100名歌师、100名银匠师、100名木匠师和100名绣娘“四个100”培育工程,目前,雷山建成1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有国家级、省级、州级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01人,对这些传承人给予1000元到1万元的奖励。西江景区还从门票收入中提起18%建立奖励基金,用于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文化保护进行奖励。目前该县已有苗年、鼓藏节、苗绣、银饰锻造技艺、苗医苗药等13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怎么让非遗资源与市场联姻,转换出经济价值,该县探索出一条保护、传承、开发、富民的良性循环路径。

  一个普通的女式手提包,把苗绣元素镶在显眼的地方,将由原来只有几十元的价格提高到几百元甚至到上千元。有了可观的收入,参与银饰和苗绣等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开发的群众越来越多,苗绣和银饰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渠道。

  目前,该县从事银饰和苗绣人数就达1.2万人,年实现产值达3亿元以上。

  该县建立1000万元的文化旅游发展基金,用活“3个15万元”扶持微小企业政策,用于扶持发展民族手工艺产业,涌现出一批银饰经营大户顾永冲、李光雄,苗绣大户杨阿妮等创业典型。

  雷山与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共同成立雷山非遗研发中心,每年为雷山举办银饰、刺绣等方面人才进行专业培训,目前已完成培训5期150人次,使非遗产品的运用、设计、业态和市场得到新拓展。

  建设生态城镇,“现代化”让步“乡愁恋”

  抬头望得见山,林木葱郁;低头见得了水,鱼翔浅底;回头是一支乡愁,久久难忘。

  慢步在丹江河滨道,青瓦角翘的房屋,花窗、美人靠的吊脚楼,神工鬼斧的风雨桥,歌声悠扬的铜鼓广场,响铃叮当的银饰街,牛角挂铜鼓的铜鼓街,用鹅卵石铺设的人行道,处处烙印苗族文化元素。

  雷山围绕“世界苗族文化展示中心”的功能定位,深度推进苗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城镇建设、开发互动发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旅的城镇建设,以“林、水、楼、人”为载体,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创建,一幅“林在城中建、水在桥中流、房在画中绣、人在美中乐”的美妙画卷徐徐展来。先后投入7.6亿元完成民族文化体育活动中心、苗族银饰剌绣创意中心、木鼓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00万元完成了县城房屋苗族文化“穿衣戴帽”工程。

  雷山有183个50户以上集中连片的木质吊脚楼村寨镶嵌在山腰间或坐落在河谷上,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为了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该县投入巨资加强消防设施建设和电改、设立保护基金,搞好鸣锣喊寨宣传教育,规划建“新村”保“老村”等措施加以保护,避免乡愁丢掉。

  据县人民政府县长袁刚介绍,去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20.98亿元,增长14.8%;人均GDP达到2845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83元,增长10.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4元,增长15.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83.3%。

  受益生态发展的“红利”,该县先后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苗族银饰之乡”、“中国王牌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茶文化之乡”、“中国最美的小城”、“全国文明县城”等荣誉称号。

  天蓝、地绿、水净、山青以及浓浓的乡土文化气息,让雷山各族人民幸福地生活着,也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种茶既绿了荒山,又能致富群众,实现保护生态与发展致富双丰收!”对茶叶发展带来的实惠,李世达站得高,看得远。

  围绕打造“贵州茶叶大县”品牌,近年来,该县加大对茶园基地建设的投入,茶园面积迅速扩张,建起高标准无性系茶园8万亩。先后制定了《雷公山银球茶、清明茶产地环境技术》、《雷公山清明茶鲜叶与加工技术规范》等6个县级地方标准和《雷公山银球茶》省级地方标准,建立了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以奖代补的措施,鼓励和扶持企业或协会创建茶品牌。

  “到2018年,全县农民人均茶叶1.5亩以上,茶园基地规模达18万亩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茶叶收入3000元以上。”对于雷山茶叶发展规划,雷山县委书记黄清发充满信心。

  目前,该县建有绿茶基地14.78万亩,去年茶叶产值逾8亿元,受益农户1.46万户4万余人。雷山银球茶被授予“中国文化名茶”,“脚尧茶”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发展特色产业,“绿色经济”取代“高污染”

  “穷了半辈子,怎么也想不到,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雷山县西江苗寨青年侯艳江感慨地说。

  十多年前,侯艳江做梦都想当上一回“老板”,初中刚毕业就到外面闯荡江湖,奋斗几年,“老板”没当成不说,回家的路费还是跟老乡借的。2008年,侯艳江回到家乡看到络绎不绝的游客,让他揪住了商机,于2009年向当地银行贷款10万元开了一家以自己姓氏命名的侯农庄农家乐,当年纯收入就超10万元,去年实现纯收入达60万元,还解决15名当地村民就业,如愿以偿当上了“老板”。(韦向东 潘国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美县域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县辖市: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下一篇:加快“互联网+金融”服务县域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