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巴山蜀水更动人

美丽乡村 | 2018-04-26 16:02:00 | 来源:浙江新闻 | 见习记者 孙莉

四川省广元昭化区

  春日的巴山蜀水,绿意尽染、生机勃发。漫步都江堰市柳街镇水月村,街道干净整洁,庭院靓丽宜居……俨然是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水月村是四川省全面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农房建设管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四大工程”,不断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的突出短板,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幸福美丽新村2.3万个,惠及2200多万农村人口。

  近两年,地处龙泉山脉的中江石垭子村,没有盲目照抄其他村“大聚居”的做法,而是根据地形起伏大的特点,规划新建了村庄聚居点,由几户、十几户农家集聚成一个个“小社区”,散布于起伏的丘陵中。

  石垭子村的实践,在四川已上升为一种理念——宜聚则聚、宜散则散、适度聚居。四川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四川总结并推行“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微田园”的乡村规划模式,通过建聚居点和旧村改造相结合,既改善乡村人居条件,又体现田园风光和乡村特点。

  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过程中,四川坚持新建、改造、保护相结合,不搞大拆大建、推倒重来。从平原、丘陵、山区及民族地区实际出发,把民居新建、改造和保护性修缮结合起来,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充分体现地域特点和民俗特色,避免千村一面,实现各美其美。

  整洁、卫生、环保、美丽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共同目标,面对千差万别的村情,如何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四川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并已建立垃圾处理长效机制,推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星光村是罗江农村垃圾治理的第一批试点村,按照“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五步垃圾处理模式,从源头上分类减量,层层分离,最后只有20%的垃圾需要集中转运处理。全村修建了86个垃圾池,只需2个保洁员就能维护好公共卫生。

  面对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的现状,四川打响了一场针对“垃圾围村”的攻坚战。目前,全省共投入64亿元用于村镇建设和添置环卫设施,建有生活垃圾收集点的行政村已达到85%,配备农村生活垃圾转运车辆5万多台、乡村保洁人员2多万人。

  “农村不能一时美、一处美,要做到时时美、处处美。”四川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着眼于农村垃圾治理长效化,四川出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等规定,对日常卫生保洁制度、保洁人员队伍、经费保障等进行明确。

  如今,一幅和谐美丽的新画卷徐徐展开。四川积极实施畜禽粪污综合治理项目、化肥减量增效和农药减量增效工程,还将逐步建立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推动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力实施乡村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4%;深入挖掘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完成185万户现有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大力实施“旧村改造行动”,建成绿色村庄2350个;不断加大869个省级传统村落和225个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

  环境改善只是第一步,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四川牢牢把握这一要求,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紧迫任务出发,切实抓好事关百姓利益的民生工程。目前,全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正有力有序推进,预计到2020年全面完成现有存量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呵护碧水蓝天、建设美丽家园。根据《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0年)》,到2020年,幸福美丽新村力争突破3.5万个,占全省行政村的80%左右,实现农村环境的长治久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大美县域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江西:共建共享新家园
下一篇:人居环境改善的中国行动